新天地老师点评片段阅读历年真题(四)

浙江公务员考试网  www.91test.net  2007-04-16 00:00
2006年二卷

25.幽默使人如沐春风,也解除尴尬。一个懂得幽默的人,会知道如何化解眼前的障碍。我们有时无意中让紧张代替了轻松,让严肃代替最平易,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无趣的人。

对这段话,理解不准确的是:( )

A.紧张的生活需要幽默调剂 B.许多人在生活中不擅长使用幽默

C.生活中,幽默可以化解许多难堪 D.有情趣的生活,是因为有了幽默(判断过于绝对化)

[新天地老师解析]材料主要谈的是幽默的作用,A、B、C答案都是材料内容的体现,材料中没有谈到什么是有情趣的生活,更没有分析它的原因,所以D不正确。

26.有时候律师的辩护很可能开脱了凶手,有损公共道德,但他们“完美”的法律服务没错。因为法治之法是中性的,它超越道德;而“平等对抗”的诉讼程序,须保证被告人享有他所购买的一切法律服务。即使被告人真是凶手,律师帮他胜诉获释,正义受挫,从法制或“程序之治”的长远利益来看,这也还是值得的,失败了(此处漏一字:的)正义可以在本案之外。

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:( )

A.法制与道德是相互对立的

B.在一个单一的案件中找不到正义

C.维护法制程序的意义大于一时的伸张正义已而为之

D.为了保证法制程序的实施,律师常常不得已而为之

[新天地老师解析]A答案过于绝对化,显然推不出;B答案“找不到正义”过于绝对化,也推不出;D答案无论内容还是逻辑关系都无法从材料中推出,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。

27.如何寻找兴趣和激情呢,首先你要把兴趣和才华分开。做自己有才华的事,容易出成果,但不要因为自己做得好,就认为那是你的兴趣所在。

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:( )

A.只有喜欢才能干好 B.干得好不一定就喜欢

C.不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D.成果越多越能激发兴趣

[新天地老师解析]转折关系后“但不要…”,说明干得好不一定就是你真正的兴趣所在。选项D正确。

28.任何目标都必须是实际的、可衡量的,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或空话上。(因为)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进步,不去衡量,你就无法知道自己是否取得了进步。所以你必须把抽象的、无法实施的、不可衡量的大目标简化成为实际的,可衡量的小目标。

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( )

A.制定目标后必须付诸实施 B.没有小目标就没有大目标

C.小目标才有实际意义 D.目标要能衡量、可实施

[新天地老师解析]片段材料的第一句为主旨句,已经将这段话的核心意思说明,即目标都必须是实际的、可衡量的。选项D正确。

29.在单独的一次博弈中存在较大的机会主义,也就是只要有可能,每个人都倾向于利用自身的优势为自己谋求最大化的利益,这就可能给对方带来损失,而对方也是同样的人,只要有机会也会这么做,于是双方都要采取措施来防范对方,白白增加了很多“交易成本”。

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( )

A.怎样避免“交易成本” B.单次博弈中存在“交易成本”

C.在博弈活动中必须推行抓住机会 D.博弈双方都不可能达到利益最大化

[新天地老师解析]可运用排除法。材料没有谈及如何避免交易成本,所以A不能选;材料强调的是“增加了‘交易成本…,而不是B中所说的“存在‘交易成本”’,所以B不能选;材料也没有强调“必须先抓住机会”,所以C不能选;由于双方都要由于采取措施来防范对方,增加了很多“交易成本”,所以可以推断对于双方而言没有利益最大化,选D。

30.某些疾病其实就是自然的一种表现,因此不必非得除之而后快。但这是需要勇气的,因为这样做表面上是低估了科学,但事实是尊重科学,客观科学地看待科学。科学不是万能的,人的探索也是有限的。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科学无法治疗疾病的时候迁怒于科学,并转而投向迷信的怀抱。

这段话的主题是( )

A.科学的作用 B.科学的有限性

C.相信科学,反对迷信 D.看待科学的正确态度

[新天地老师解析]第二句为中心句。前一句作铺垫,后两句作解释。材料的主题为“如何客观科学地看待科学”,所以选D。

31.我们都是求索之人,求知欲牵着我们的神魂,就让我们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地移动我们的神灯吧。随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面目被认识清楚,人们最终也许能将整体画面的某个局部拼制出来。

这段话强调的主要意思是( )

A.探索是无穷的 B.人类的认识非常缓慢

C.有求知欲人类才有进步 D.人类最终能认识整个世界

[新天地老师解析]可运用排除法。材料没有强调“人类认识的快慢问题”,所以B不能选;材料没有谈及求知欲与人类进步的关系,所以C不能选;D中认为“人类最终能认识整个世界”,而材料只强调“整体画面的‘某个局部’拼制出来”,D项扩大了材料的内涵。正确答案为A。

32.对待春运铁路涨价方案,选择回家的外地人不外乎两种态度——要么是烂熟于胸、精打细算;要么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无所谓。但方案所产生的结果却只有一种,那就是,很少人会因为15%或20%的涨价而停止归乡的步伐。

通过这段话,可以得知( )

A.通过涨价来调节运力的初衷,难以变成现实

B.对外地人来说,回不回家是个两难的选择

C.回家过年的人不在乎车票涨价

D.车票涨价不会产生任何影响

[新天地老师解析]可运用排除法。关于外地人对回家的态度,材料没有提及,所以B不能选;从材料中“精打细算”等词,不能认为人们对于车票的涨价不在乎,所以C不能选;材料最后一句“很少人”会受影响,不等于“没有人”会受影响,D过于绝对。答案为A。

33.经济增长率,代表的发展速度是相对数,不等于经济发展,不同地方GDP增长1%,基数小的比基数大的省力得多,经济状况差的比经济状况好的要费力得多。

对这段话,理解不正确的是:( )

A.不能过于相信增长率 B.增长率高并不代表经济状况好

C.GDP总数越大经济增长率越高 D.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率的内涵大

[新天地老师解析]C本身为一个绝对化的选项,而且材料也未提及,故不正确;A、B、D都可以从材料中推出。

34.经济优势往往造就文化强势,文化强势则借助经济优势向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辐射,这是文化传播的一个规律。在这一过程中,会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,把一些不好的东西也学了过来。

根据这段话,可以知道( )

A.经济状况影响文化传播的方向 B.经济上有优势文化也就先进

C.经济落后的地区会择善而从 D.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

[新天地老师解析]可运用排除法。材料只谈及了文化传播的规律,并未谈及何为先进文化,所以B不能选;关于落后地区对文化的选择的问题,材料没有提及,所以C不能选;D的内容显然脱离了材料,所以不能选。

35.环保总局叫停环保违规项目,正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归位。相比建设钢铁厂、发电站和汽车生产线,政府更应当干的事情是保护环境、投资教育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等。众所周知,前者正面临着过度投资后的全面过剩,而后者却有数以万亿计的财政窟窿等待填补。

对这段话,概括准确的是( )

A.环保总局转变了政府职能

B.环保总局叫停环保违规项目

C.政府应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方向转变

D.当前急需投资的是环境,教育和社会保障领域

[新天地老师解析]第一句为主旨句,A、B、D都过于片面,所以选C。

|网站导航|联系方式|网站帮助|隐私说明|

建议使用:1024*768以上分辨率,IE8.0以上版本浏览器

版权所有: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,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-1